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统计数据

2018年度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报告

来源:作者:发布日期: 2019-05-27

名 称:2018年度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报告

 

 

 

2018年度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报告

市委人才办

 

根据市财政局统一安排,我办认真按照要求自评并组织相关资金使用单位及时开展自评,现将2018年度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专项资金概况

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是2012年起根据《张家界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暂行规定》(张发〔200910号)由市财政设立用于人才资源开发的专项资金。《关于推进张家界人才行动计划加快建成全域旅游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张发201818号)规定:加大对人才发展的投入力度,市、区县财政要大幅增加本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2018年市财政下达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43项共计309.026万元。这43个项涉及4个区县和18个市直企事业单位、在张高校,包含人才引进、科技特派员、市级拔尖人才、现有优秀人才、全域旅游人才(北京大学)精英班、市旅游营销智库建设等人才重点专项经费。

二、专项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

1.专项资金的安排程序。我办经请示领导同意按以下程序进行安排:市委人才办根据《张家界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暂行规定》(张发200910号)及其实施细则、《张家界市拔尖人才管理办法》(张办发﹝201218号)、《关于推进人才工作四化两建的实施意见》(张办发﹝201538号)、《关于推进张家界人才行动计划加快建成全域旅游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张发201818号)等文件规定、各单位年初申报需求的情况和《2018年张家界市人才工作要点》确定的年度人才工作重点专项实施需要等,按照资金使用单位申报市委人才办综合汇总初审市委人才办草拟预算方案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评审组评审市委人才办主任会议研究报可知部长审签报市长、常务副市长审批送市财政拨付资金使用单位涉及人才个人的由使用单位发放程序进行预算安排。全年共安排309.026万元。

2.专项资金使用情况。43项:市派科技特派员生活交通补贴、奖励经费、科技扶贫经费补助35万元,市级拔尖人才体检经费1万元,人才行动计划专项宣传经费8万元,高层次人才集中慰问经费2万元,市级现有优秀人才生活补贴及体检经费17.36万元,张家界人才VIP服务窗口运行经费6万元,市胜地工匠人才发展专项补助经费8万元,引进人才安家费(2017年第三批引进)6万元,引进人才安家费、购房补贴(2018年第一批集中引进博士)9.216万元,引进人才安家费、购房补贴(2018年第一批集中引进)29.45万元,全域旅游人才精英班培训经费10万元,国际旅游营销智库建设经费5万元,国际化高级导游人才团队建设4万元,旅游特派专家服务团科研经费4万元,知识产权人才团队建设3万元,鸽子花青少年科技创新奖7万元,院士工作站创建经费3万元,省院士工作站奖补经费8万元,教育人才发展双名工程补助经费10万元,非遗进校园师资队伍建设经费7万元,青少年科技创新导师团队建设经费5万元,医疗卫生人才名医工程补助经费10万元,儿童疾病中心人才团队建设经费7万元,胸痛中心人才团队建设经费6万元,旅游应急救援救护人才团队建设经费3万元,筹建技师学院人才队伍建设经费4万元,非遗传承人才能力提升项目经费4万元,成长型企业家培育人才培训经费7万元,非公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培训经费4万元,旅游+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发展经费5万元,茶叶产业专家服务团建设经费5万元,社会工作专业及社工督导人才培养经费4万元,心理咨询人才团队建设经费3万元,高水平水质监测专业人才团队建设经费4万元,市级科技人才扶贫基地(5个)经费共30万元,市级人才工作试点单位(3个)经费共15万元,汉剧人才团队建设经费10万元。所有经费均已使用到位。

3.专项资金管理情况。为推进张家界人才行动计划,推动人才发展专项“ABC ”科学分类管理,切实使用好市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根据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张家界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张财行〔2016444号)等有关要求,成立了市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评审小组负责对各单位申报的市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进行初审。20187月,召开评审会议共对33项市级人才发展专项进行了评审。市委人才办会同市财政局对2017年安排的18个人才发展专项实施进行了检查,要求各单位专款专用,注重绩效。

三、专项资金组织实施情况

1.专项资金组织情况。由于市人才发展资金除文件有明确规定的以外,资金安排到使用单位资金量一般较小(单项不超过10万元),因此,一般未使用项目招投标、竣工验收等程序。在执行过程中,我们在确定市级拔尖人才、现有优秀人才等专项人才资助对象时,均采用了公开选拔、评审的方式进行,确保了公平公正。

2.专项资金管理情况。现在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严格按现有文件规定标准执行人才资助标准,如市级拔尖人才、现有优秀人才、科技特派员补贴等;另一种是人才重点专项资助标准在支持前先审定出台相关工作方案,然后按方案明确的标准为准。同时,我们已要求各单位报送市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报告,对

各单位人才发展专项执行情况进行了调度和了解。2018年年底,我们对各单位人才重点专项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绩效考核。20194月,市委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相关单位就人才重点推进情况进行了述职。

四、专项资金绩效情况

2018年,我们在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党管人才的总要求,出台张家界人才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全域旅游人才高地建设,全市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新华网以湖南张家界打造全域旅游人才高地为题对我市人才工作予以专题报道。

(一)扎实推进张家界人才行动计划。认真贯彻中央、省委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落实芙蓉人才行动计划和六大工程政策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市委、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张家界人才行动计划加快建成全域旅游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了加快建成全域旅游人才高地的发展目标,明确了实施旅游人才优化工程、旅游+”产业人才引领工程等八大工程,深化人才引进、领导机制等五项改革。印发《张家界人才行动计划主要任务分工方案》《落实张家界人才行动计划任务时间表》,细化具体任务,明确时间安排,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落小。认真开展百人计划等计划申报推荐工作,推荐叶文智等9名专家为省领导联系服务对象,1名创业人才入选省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4名专家入选省湘西特聘专家。出台《张家界市教育人才发展双名工程实施方案》《张家界胜地工匠评选方案》,遴选出20名市级名优校(园)长、8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200名市级骨干教师,名师梯队初步建立。开展胜地工匠遴选活动,认定了市级胜地工匠”10名、技师工作室5个、技能大师工作站5个。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2家,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3家。张家界经开区创业中心集聚和服务创客99人,在孵企业51家,累计毕业企业10家,提供就业岗位1300个。成功申报获批2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新引进湖南省文化旅游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在我市设立办事处,举办全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座谈会,帮助小微企业生存壮大。运用张家界人才在线建立人才信息库,有序推进智慧人才工作。

(二)扎实推进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建设。及时发布《2018年张家界市直事业单位及市属国有企业公开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为引进人才增发购房补贴,人才引进政策待遇更加优化。2018年,全市共引进(含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才699人,其中,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1人,全职引进博士2人、硕士78人。完成了“5100”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任务。指导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实现我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的零突破。区县人才引进工作稳步开展,桑植县通过校园引进方式引进107名教育人才;慈利县制定出台了《人才引进培养管理办法》,置办人才公寓36套,首批9名高学历人才入驻。

(三)扎实推进科技人才贫困村覆盖工程建设。印发《全市科技人才贫困村覆盖工程实施方案》,全市共选派395 名科技人才,选派4名科技副区县长,组建4个专家服务团,建立市级科技人才扶贫基地5个,区县级基地15个,实现了科技人才贫困村全覆盖。全年共实施科技扶贫项目95个,服务贫困村358个,服务农户10662户,有效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7397户,贫困户人均增收785.46元。开展科技人才到岗到位情况督查,加强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建设,武陵源区湘阿妹食品有限公司等积极创建市级科技人才扶贫基地,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从财政部、省林科院新选派2名科技人才分别到慈利县、武陵源区挂任科技副区县长。武陵源区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运用无人机等现代科技手段在核心景区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有效守护了世界自然遗产的安全。永定区选派了10名科技副乡镇长,实行科技特派员每周三服务日制度和科技特派员五有工作模式。《中国组织人事报》对我市科技人才扶贫组团式服务进行了专题报道。严格落实艰苦边远地区乡镇公务员考录政策;深度贫困县桑植县按省里要求面向事业编制人员和退役士兵士官考试录用公务员13名。全年共公开招聘三支一扶人员24人、特岗教师133人、全科医生300人到乡镇工作。

(四)扎实推进全域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市人大立法通过的《张家界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是全国首部规定发展全域旅游人才的地方性法规,《中国人才》杂志对此进行了推介。2018年举办2018·全域旅游人才(北京大学)精英班,52名对我市全域旅游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精英人才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培训。组建国际导游人才团队,参与了在我市召开的丝绸之路工商领导人峰会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的外宾接待工作。举办特种语言导游培训班,共培训1700人次;开展文明导游培训,共培训7332人次。组建全国首个市级国际旅游营销智库,智库围绕西线旅游发展和2019年营销计划开展了多次研讨。率先从高校选派2名旅游类科技副乡镇长,指导乡村旅游发展。选派9名市级旅游特派专家到区县指导全域旅游发展,实现了旅游特派专家区县全覆盖。特派专家计划实施后,慈利县大峡谷经济区实现了与吉首大学联姻,吉首大学实践教学与就业基地落户经济区,实现产、学、研结合,促进经济区创新发展。西线团队积极为茅岩河旅游区及桑植县红色旅游发展当好高参。与省农科院开展战略合作,建立产业科技激励机制,每年安排旅游+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合作项目奖励补助基金100万元,组织旅游+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培育对象到湖南农大开展专题培训。20181112,市级科技人才扶贫基地张家界国盛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组织召开首届芦笋大健康亚洲论坛,为推动旅游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国际性人才交流平台。组织开展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训班,50名非遗传承人才参训。

(五)扎实推进人才工作保障服务机制建设。组织召开2018年度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了4个区县、2个市直单位就履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情况述职。调整了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将人才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考核、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内容。市委、市人民政府更加重视人才服务保障工作,2018年市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达300万元(增长80万元)。推进人才发展专项“ABC”分类管理,实施市人民医院儿科人才团队建设、市旅游应急救援人才团队建设、市水质检测专业人才培养、市非公有制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培训等33个人才发展项目。出台了市委常委联系高层次人才的具体办法,建立双联工作机制,每个市委常委联系2—3名高层次人才,联系高层次人才所在单位的人才工作。2018524日至29日和今年春节期间,正贵书记等市委领导分别对高层次人才进行了走访慰问。区县委、市直各单位党组(党委)参照上述办法广泛开展了联系服务专业人才工作。加大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在全市各类人才中深入开展爱国、奋斗精神教育三个一系列活动,组织集中观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举办了“2018年市级人才红军故事会暨文艺沙龙活动,组织第六批拔尖人才到云南休假疗养(期间:参观了红二方面军长征北上金沙江渡江地石鼓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组(党委)中心组、党校主体班学习内容。开展旅游文化名家和引进人才代表典型事迹专题宣传,在各类媒体报刊上稿20多篇。印发《张家界人才行动计划宣传方案》,开展张家界人才行动计划宣传工作,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新湖南、红星云等省内外媒体对行动计划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张家界电视台、张家界日报等市内媒体进行了深度解读。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数量较小,不能满足人才发展的需要,周边市州都在1000万元以上;二是去年人才发展专项启动时间较慢;三是上级要求精简合并督查事项,市委办取消了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年度专项检查项目,对论证资金使用效果上有些不利影响。

六、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一是尽快启动2019年人才发展专项评审,由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评审小组对各单位申报的专项进行评审,促进专项设置和资金安排的科学性;二是进一步加强工作的调度;三是根据市政府的最新要求,科学修改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共性指标

一级

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分值

具体指标

评价标准

 

得分

项目决策

20

项目目标

4

目标内容

4

设立了项目绩效目标;目标明确;目标细化;目标量化

设有目标(1分);目标明确(1分);目标细化(1分);目标量化(1分)

4

决策过程

8

决策依据

4

有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某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某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某一实际问题和需求

符合法律法规(1分);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分);符合部门年度工作计划(1分);针对某一实际问题和需求(1分)

4

决策程序

4

项目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相关管理办法;项目调整履行了相应手续

符合项目申报条件(2分);批复程序符合管理办法(1分);项目调整履行了相应手续(1分)

4

资金分配

8

分配办法

3

根据需要制定的相关资金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中有明确资金分配办法;资金分配因素全面、合理

有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1分);办法健全、规范(1分);因素全面合理(1分)

3

分配结果

5

资金分配符合相关管理办法;分配结果公平合理

符合分配办法(2分);分配公平合理(3分)

5

项目管理

25

资金到位

5

到位率

3

实际到位资金/计划投入资金)×100%

根据项目资金的实际到位率计算得分

3

到位时效

2

资金及时到位;若未及时到位,是否影响项目进度

到位及时(2分);不及时但未影响项目进度(1分)

2

资金管理

10

资金使用

7

支出依据合规,无虚列项目支出情况;无截留挤占挪用情况;无超标准开支情况;无超预算情况

虚列套取扣4-7分;依据不合规扣2分;截留、挤占、挪用扣3-6分;超标准开支扣2-5分;超预算扣2-5分

7

财务管理

3

资金管理、费用支出等制度健全;制度执行严格;会计核算规范

财务制度健全(1分);严格执行制度(1分);会计核算规范(1分)

3

组织实施

10

组织机构

1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1分)

1

项目实施

3

项目按计划开工;按计划进度开展;按计划完工

按计划开工(1分);按计划开展(1分);计划完工(1分)

3

管理制度

6

项目管理制度健全;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健全(2分);制度执行严格(4分)

6

项目绩效

55

项目产出

15

产出数量

5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数量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数量率计算得分(5分)

5

产出质量

4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质量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质量率计算得分(4分)

4

产出时效

3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时效

对照绩效目标,按照实际产出成本率计算得分(3分)

3

产出成本

3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成本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成本率计算得分(3分)

3

项目绩效

55

 

项目效果

40

经济效益

8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

根据项目实际结合绩效目标设立情况,有选择的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指标。

8

社会效益

8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根据项目实际结合绩效目标设立情况,有选择的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指标。

8

环境效益

8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对环境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根据项目实际结合绩效目标设立情况,有选择的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指标。

8

可持续影响

8

项目产出能持续运用;项目运行所依赖的政策制度能持续执行

根据项目实际结合绩效目标设立情况,有选择的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指标。

8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8

项目预期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的满意程度

 

社会公众服务对象是指因该项目实施而受到影响的部门(单位)、群体或个人。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8

总分

100

100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