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统计数据

张家界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19年度市级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

来源:作者:发布日期: 2020-06-04

名 称:张家界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19年度市级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

 

 

张家界市财政局文件

 

    

张财绩〔2020〕180号

 

 

张家界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19年度

市级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

 

市直各预算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强化部门责任意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张政发〔2017〕11号)文件精神,拟对市直各预算单位2019年度市级财政资金部门整体支出、专项支出和项目支出使用绩效情况组织开展自评和专家评审工作,现将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价对象

1.市直各预算单位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情况。

2.市直各预算单位2019年度专项支出情况(见附件1)。

3.市直各预算单位2019年度项目支出情况。

二、评价依据

1.《预算法》、《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财政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的通知》(财预〔2018〕167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湘政发〔2012〕33号)及《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15〕8号)等。

2.中央、省、市相关政策规定和财务会计制度。

3.部门职能职责、年度工作计划、专项资金绩效目标、专项资金及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4.本级财政部门预决算批复、部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年度决算报告、项目审计报告和项目验收报告等。

三、评价内容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包括部门基本支出、专项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

对照《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绩效目标设定及指标设置情况,说明该年度部门整体支出中每个绩效目标实现程度,逐项分析绩效指标有无达到既定指标值的原因,并总结该年度部门支出的整体绩效情况。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预算配置、预算执行、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职责履行、履职效益绩效指标完成情况,着重对预算编制、结余结转、基本支出、三公经费和厉行节约、履职效益等情况进行评价。部门整体支出中包含有项目支出的,要对每个项目支出的管理、使用和效益情况进行专门分析。

(二)专项资金绩效自评

1.专项资金政策情况。包括设立专项资金的政策依据是否充分、政策目标设置是否科学、目标是否如期完成、政策实施的环境和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是否出现了适用范围相似或相近的政策、可否归并或整合。

2.专项资金管理情况。包括整合后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是否制定;专项资金主管部门内部是否实现了统一管理,是否建立了项目库;项目申报和确定是否严格执行了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3.专项资金安排情况。包括项目安排是否“散、小、乱”;是否存在多头申报、重复安排资金的情况;是否存在逃避政府采购的行为;是否存在不按专家评审结果确定项目的情况;市县财政部门是否及时拨付资金、项目单位承诺的相关配套资金是否按时到位。

4.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包括资金使用单位财务制度是否健全、会计核算是否规范、资金管理是否严格,是否按计划使用资金,是否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项目投资和建设任务,有无资金缺口或结余,有无浪费行为,有无挤占挪用或套取资金等现象。

5.专项资金绩效情况。是否完成了预算编制时提出的绩效目标,专项的实施效果如何,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如何,群众满意度如何。

(三)项目资金绩效自评

1.项目资金政策情况。包括设立项目资金的政策依据是否充分、政策目标设置是否科学、目标是否如期完成、政策实施环境和条件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出现适用范围相似或相近政策、可否归并或整合。

2.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包括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是否制定;项目资金主管部门内部是否实现统一管理,是否建立项目库;项目申报和确定是否严格执行相关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3.项目资金安排情况。包括项目安排是否“散、小、乱”;是否存在多头申报、重复安排资金的情况;是否存在逃避政府采购行为;是否存在不按专家评审结果确定项目情况;市县财政部门是否及时拨付项目资金、项目单位承诺相关配套资金是否按时到位。

4.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包括项目资金使用单位财务制度是否健全、会计核算是否规范、资金管理是否严格,是否按计划使用资金,是否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项目投资和建设任务,有无资金缺口或结余,有无浪费行为,有无挤占挪用或套取项目资金等现象。

5.项目资金绩效情况。是否完成预算编制的绩效目标,项目实施效果如何,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如何,群众满意度如何。

四、工作要求

按照“谁使用、谁评价”原则,各相关部门负责开展本单位绩效自评,认真制定绩效自评方案,选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反应财政支出绩效水平。项目单位负责本单位项目支出绩效自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所有项目绩效自评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同时做好本单位所属各项目单位自评报告审核汇总,负责向财政部门报送绩效自评报告;市财政局负责组织、指导各单位开展绩效自评,同时组织评审人员对各单位绩效自评情况进行专家评审,并根据评审情况开展重点评价。

(一)绩效自评实施

 1.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采用统一的评价指标(见附件4)和基础数据表(见附件5)实施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按照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参考提纲(见附件6)完成自评报告。自评报告要有资金安排使用的具体内容、使用效果,要查摆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及建议,并要求客观、准确、全面、完整。

 2.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市直预算单位在专项资金共性指标(见附件2)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个性指标,形成适合本部门专项资金的指标体系,制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基础数据表,按照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报告参考提纲(见附件3)完成自评报告。在编制2021年预算时仍需继续保留的专项资金,在自评报告中的“建议”部分说明该专项的政策目标、设置年限、使用方向、立项依据、资金申报、分配办法等条件,提出下年度的主要用途及预算规模建议。

 3.项目资金绩效自评。市直预算单位在项目资金共性指标(见附件 2)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个性指标,构建适合本部门项目资金指标体系,制定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基础数据表,按照项目资金绩效自评报告参考提纲(见附件7)完成自评报告。在自评报告中“建议”部分说明该项目资金政策目标、设置年限、使用方向、立项依据、资金申报、分配办法等条件,提出下年度主要用途及预算规模建议。

(二)按时报送资料

各预算单位应于2020年5月31日前将绩效自评报告及相关佐证材料报送市财政局(纸质版和电子版同时报送,纸质报告须用公文函头纸打印、单位领导签字,一式两份,市财政局归口业务科室一份,经业务科室签章后报送绩效管理和监督科一份)。佐证材料主要包括项目立项依据、资金管理办法、资金下达指标等相关文件资料、有关报表等。

(三)加强结果应用

1.信息公开。除涉密单位外,预算单位要在2020年6月20日前将部门整体支出、专项资金支出和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自评报告在本部门门户网站上依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财政网站同步进行公开,做到“双公开”,无门户网站部门请在提交报告后及时与市财政局联系报备。

2.反馈整改。各预算单位要及时通报项目单位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及绩效自评结果,将财政资金绩效自评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意见反馈各项目单位并督促整改。对整改不落实或不到位的,应当根据实施情况建议调整或收回项目资金。

3.专家评审。各预算单位完成绩效自评后,市财政局将组织专家对各单位自评工作质量进行审核评分,考评结果依法进行公开通报。根据自评工作质量和工作需要将抽取部分单位或项目委托第三方进行重点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与下年度预算安排相结合,对资金使用不当或整改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在下年度预算安排时视情况建议调减、整合直至取消项目预算,有关问题将依法开展财政监督检查。

4.绩效考核。各预算单位绩效自评和绩效自评报告公开情况已纳入2020年度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范围,对不按时按质完成绩效自评工作和不按要求公开绩效自评报告的单位、部门,将在年度政府绩效评估考核中予以扣分。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加强组织和领导,按照绩效评价相关制度规定,明确评价项目组织实施中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认真开展自评,撰写绩效报告,确保绩效自评工作顺利实施。各部门对绩效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

 

联系人及电话:市财政局绩效管理和监督科 李翔凤 8389020

 

附件:1.2019年度市级财政专项资金安排明细表

2.市级财政专项/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共性指标

3.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报告(参考提纲)

4.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评分表

5.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基础数据表

6.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参考提纲)

7.项目资金绩效自评报告(参考提纲)

 

 

张家界市财政局

                          202056


附件1 

2019年市级财政专项资金安排明细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主管部门

金 额

备  注



1

人才开发专项资金

市委组织部

500



2

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寨)发展奖励专项资金

市民委

150



3

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

市教育局

100



4

贫困大学新生入学资助专项资金

市教育局

300



5

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

市委宣传部

250



6

产学研结合创新专项资金

市科技局

100



7

农村应急水源建设专项资金

市水利局

500



8

涉农整合资金(“523”行动计划专项资金整合部分)

市农委、市畜牧局

660

原“523”资金1200万,按55%整合后用于脱贫攻坚。


9

扶贫攻坚专项资金(含贫困监测工作经费50万元、新农村建设专项)

市农委

900

逐年增加至2019年


10

农业产业发展及粮食生产奖励专项资金

市农委

200



11

农村人居环境专项资金(含全市农村环境整治奖励资金、美丽乡村建设)

市农委

300



12

乡村振兴农业专项资金

市农委

500



13

产业扶贫专项资金

市农委

500



14

市级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

市人社局

500



15

全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专项资金

市人社局

500



16

环境整治专项资金

市环保局

800



序号

项目名称

主管部门

金 额

备  注


17

推进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

市住建局

200



18

工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

市经信委

1900



19

中小微发展专项资金

市经信委

200



20

科技发展专项资金

市科技局

760

其中: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专项资金160万元


21

承接产业转移引导专项资金

市商务和粮食局

100



22

流通产业发展及外经贸奖励专项资金(含商贸流通载体建设300万元)

市商务和粮食局

1000



23

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专项资金

市供销联社

150




合   计


 11070



 


附件2

市级财政专项/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共性指标

一级

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分值

具体指标

评价标准

得分

项目决策

20

项目目标

4

目标内容

4

设立了项目绩效目标;目标明确;目标细化;目标量化

设有目标(1分);目标明确(1分);目标细化(1分);目标量化(1分)


决策过程

8

决策依据

4

有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某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某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某一实际问题和需求

符合法律法规(1分);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分);符合部门年度工作计划(1分);针对某一实际问题和需求(1分)


决策程序

4

项目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相关管理办法;项目调整履行了相应手续

符合项目申报条件(2分);批复程序符合管理办法(1分);项目调整履行了相应手续(1分)


资金分配

8

分配办法

3

根据需要制定的相关资金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中有明确资金分配办法;资金分配因素全面、合理

有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1分);办法健全、规范(1分);因素全面合理(1分)


分配结果

5

资金分配符合相关管理办法;分配结果公平合理

符合分配办法(2分);分配公平合理(3分)


项目管理

25

资金到位

5

到位率

3

实际到位资金/计划投入资金)×100%

根据项目资金的实际到位率计算得分


到位时效

2

资金及时到位;若未及时到位,是否影响项目进度

到位及时(2分);不及时但未影响项目进度(1分)


资金管理

10

资金使用

7

支出依据合规,无虚列项目支出情况;无截留挤占挪用情况;无超标准开支情况;无超预算情况

虚列套取扣4-7分;依据不合规扣2分;截留、挤占、挪用扣3-6分;超标准开支扣2-5分;超预算扣2-5分


财务管理

3

资金管理、费用支出等制度健全;制度执行严格;会计核算规范

财务制度健全(1分);严格执行制度(1分);会计核算规范(1分)


组织实施

10

组织机构

1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1分)


项目实施

3

项目按计划开工;按计划进度开展;按计划完工

按计划开工(1分);按计划开展(1分);计划完工(1分)


管理制度

6

项目管理制度健全;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健全(2分);制度执行严格(4分)


一级

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分值

具体指标

评价标准

得分

项目绩效

55

项目产出

15

产出数量

5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数量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数量率计算得分(5分)


产出质量

4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质量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质量率计算得分(4分)


产出时效

3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时效

对照绩效目标,按照实际产出时效率计算得分(3分)


产出成本

3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成本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成本率计算得分(3分)


项目绩效

55

 

项目效果

 

40

经济效益

8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

根据项目实际结合绩效目标设立情况,有选择的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指标。


社会效益

8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根据项目实际结合绩效目标设立情况,有选择的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指标。


环境效益

8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对环境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根据项目实际结合绩效目标设立情况,有选择的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指标。


可持续影响

8

项目产出能持续运用;项目运行所依赖的政策制度能持续执行

根据项目实际结合绩效目标设立情况,有选择的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指标。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8

项目预期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的满意程度

社会公众服务对象是指因该项目实施而受到影响的部门(单位)、群体或个人。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总分

100




 

 

 

 

 


附件3

 

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报告

(参考提纲)

 

一、 专项资金基本情况

(一)专项资金概况。包括专项资金的立项、申报、安排、落实和投入规模等情况。

(二)专项资金绩效目标。主要包括项目绩效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预期主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效益。

(三)项目实施情况分析。主要包括专项资金到位、资金使用、资金管理、项目组织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二、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二)绩效评价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和分析评价等内容。

三、专项资金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一)项目经济性分析,主要包括项目成本(预算)控制情况和项目成本(预算)节约情况。

(二)项目效率性分析,主要包括项目的实施进度和项目完成质量。

(三)项目效益性分析,主要包括项目预期目标完成程度和项目实施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等。

关于绩效情况的分析既可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归纳,也可以把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融入到项目实施取得的显著成效进行说明。

四、存在的问题

五、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六、报告附表


附件4     

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评分表

填报单位: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分值

指标解释

指标说明

评价标准

得分



投入

(10分)

目标

设定

(4分)

绩效目标合理性

2

部门(单位)所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履职、年度工作任务的相符性情况。

评价要点:①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②是否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③是否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

 

合理:2分;较合理:1分;不合理:0分



绩效目标明确性

2

部门(单位)依据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用以反映和考核整体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评价要点:①是否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②是否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③是否与部门年度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④是否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

 

明确:2分;较明确:1分;不明确:0分



预算

配置

(6分)

在职人员控制率

3

部门(单位)本年度实际在职人员数与编制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度。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在职人员数:部门(单位)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局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

编制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部门(单位)的人员编制数。

 

以100%为标准。在职人员控制率≦100%,计3分;每超过一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



“三公经费”变动率

3

部门(单位)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与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对控制重点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100%。

 

“三公经费”变动率≦0,计3分;“三公经费”变动率>0,每超过一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



 

 

 

 

 

 

 

过程

(50分)                                                    

                                                                   过程(50分)                                                                  

预算

执行

(32分)

预算到位率

5

部门(单位)本年度部门预算数与部门决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预算完成程度。

预算到位率=预算数/决算数×100%。

≥90%:5分;每减少10%的完成率扣1分,扣完为止



预算控制率

5

部门(单位)本年度预算调整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预算的调整程度。

预算控制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100%。
  预算调整数:部门(单位)在本年度内涉及预算的追加、追减或结构调整的资金总和(因落实国家政策、发生不可抗力、上级部门或本级党委政府临时交办而产生的调整除外)。

 

≤0:5分;每增加10%的调整率扣1分,扣完为止



结余结转率

5

部门(单位)本年度结转结余总额与支出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对本年度结转结余资金的实际控制程度。

 

结转结余率=结转结余总额/支出决算数×100%。
  结转结余总额:部门(单位)本年度的结转资金与结余资金之和(以决算数为准)。

 

≤9%:5分;每增加10%的调整率扣1分,扣完为止



预算

执行

(32分)

结余结转变动率

5

部门(单位)本年度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与上年度结转结余资金总额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对控制结转结余资金的努力程度。

 

结转结余变动率=[(本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上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上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100%。

 

≤10%:5分;每增加10%的调整率扣1分,扣完为止



公用经费控制率

4

部门(单位)本年度实际支出的公用经费总额与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对机构运转成本的实际控制程度。

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公用经费预算总额)×100%。公用经费支出是指部门基本支出中的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

 

≤100%:4分;每增加5%的公用经费扣1分,扣完为止



“三公经费”控制率

5

部门(单位)本年度“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与预算安排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对“三公经费”的实际控制程度。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费”预算数)×100%。

≤100%:5分;每增加1%的“三公经费”扣1分,扣完为止



政府采购执行率

3

部门(单位)本年度实际政府采购金额与年初政府采购预算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金额/政府采购预算数)×100%。政府采购预算:采购机关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  

90%-110%:3分;每超过(降低)10%的波动扣0.5分,扣完为止



预算

管理

(18分)

管理制度健全性

5

部门(单位)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公务用车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
  ②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
  ③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健全:5分;比较健全:3分;不健全:0分



资金使用合规性

5

部门(单位)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②资金的拨付是否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
  ③项目的重大开支是否经过评估论证;
  ④是否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
  ⑤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完全合规:5分;其它按照以上5个要点,有1点未达到扣1分,扣完为止



预决算信息公开及完整性

5

部门(单位)是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基础信息是否完善,用以反映和考核预决算管理的公开透明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
  ②是否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 ③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真实;
  ④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完整;
  ⑤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准确。

5个要点实现每实现1个得1分



资产管理安全性

3

部门(单位)的资产是否保存完整、使用合规、配置合理、处置规范、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和考核资产安全运行情况。

 

评价要点:
  ①资产保存是否完整;
  ②资产配置是否合理;
  ③资产处置是否规范;
  ④资产账务管理是否合规,是否帐实相符;
  ⑤资产是否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缴。

5个要点均实现:3分;有1点未达到扣1分,扣完为止



产出及效率

(40分)

职责

履行

(10分)

工作实际完成率

5

部门(单位)履行职责而实际完成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履职工作任务目标的实现程度。

实际完成率=(实际完成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
  实际完成工作数:一定时期(年度或规划期)内部门(单位)实际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计划工作数: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确定的一定时期(年度或规划期)内预计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


 
 

全部完成年度目标得5分,按年度目标的未完成任务百分比酌情扣分,扣完为止



重点工作实际完成率

5

部门(单位)年度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与交办或下达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对重点工作的办理落实程度。

重点工作实际完成率=(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交办或下达数)×100%。

根据绩效办对各部门为民办实事和部门重点工程与重点工作考核分数折算。



履职

效益

(30分)

经济

效益

20

此三项指标为设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时必须考虑的共性要素,可根据部门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指标。

此项单位若没有产生“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从以下方面评价:①在中央、省政府考核中评为良以上;②在部门考核中被评为良以上;③在市政府绩效评估考核中为优秀的;④获市级文明奖、综治奖优秀单位的;⑤全年无违反党的“八项规定”的;⑥无违反财政法规等行为的。



社会

效益



生态

效益


行政

效能

5

部门(单位)促进部门改进文风会风,加强经费及资产管理,推动网上办事,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效果情况。

根据部门自评材料评定

较好的计5分;一般3分;无效果或者效果不明显0分。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5

社会公众或部门(单位)的服务对象对部门履职效果的满意程度。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是指部门(单位)履行职责而影响到的部门、群体或个人,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90%(含)以上计5分;
  80%(含)-90%,计4分;
  70%(含)-80%,计3分;
  低于70%计0分。



总分

100



 


附件5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基础数据表

填报单位:

财政供养人员情况

编制数

2019年实际

在职人数

控制率






经费控制情况

2018

决算数

2019

预算数

2019年预算调整数

2019

决算数


三公经费



——



1.公务用车购置和维护经费



——



     其中:公车购置



——



           公车运行维护



——



     2.因公出国



——



     3.公务接待



——



项目支出



——



1.业务工作专项



——



2.运行维护专项



——



……



——



公用经费



——



其中:办公经费



——



     水费、电费、差旅费



——



     会议费、培训费



——



政府采购金额

——


——



部门整体支出

——





 

楼堂馆所控制情况

(2019年完工项目)

批复规模()

实际规模(

规模控制率

预算投资(万元)

实际投资

(万元)

 投资概算

控制率










厉行节约保障措施



说明:“项目支出”需要填报除专项资金和基本支出以外的所有项目情况;公用经费填报基本支出中的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表中打“——”部分不需填写数字。





 

附件6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参考提纲)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基本情况(包括部门机构设置、在职人员、主要职能及重点工作计划等)。

(二)部门整体支出规模、使用方向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等。

二、部门整体支出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

(一)基本支出

介绍基本支出的主要用途、范围以及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尤其是“三公”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二)项目支出

1、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

2、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主要包括项目招投标、调整、竣工验收等情况。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主要包括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和日常监督检查等情况。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反映部门履职及履职效益情况。主要从部门整体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量化、具体分析。其中:经济性分析主要是对成本(预算)控制、节约等情况进行分析;效率性分析主要是对各项目的完成的进度及质量等情况进行分析;有效性分析主要是对反映部门整体支出使用效果的个性指标进行分析;可持续性分析主要是对支出完成后,后续政策、资金、人员机构安排和管理措施等影响项目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阐述资金安排、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等。

五、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等。

六、 报告附表                         

 


附件7

项目资金绩效自评报告

(参考提纲)

 

一、项目资金基本情况

(一)项目资金概况。包括项目资金的立项、申报、安排、落实和投入规模等情况。

(二)项目资金绩效目标。主要包括项目绩效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预期主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效益。

(三)项目实施情况分析。主要包括项目资金到位、资金使用、资金管理、项目组织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二、项目资金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二)绩效评价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和分析评价等内容。

三、项目资金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一)项目经济性分析,主要包括项目成本(预算)控制情况和项目成本(预算)节约情况。

(二)项目效率性分析,主要包括项目的实施进度和项目完成质量。

(三)项目效益性分析,主要包括项目预期目标完成程度和项目实施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等。

关于绩效情况的分析既可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归纳,也可以把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融入到项目实施取得的显著成效进行说明。

四、存在的问题

五、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六、报告附表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